台大創創心得

Chun
Apr 28, 2021

--

第九屆學生的分享

因為蠻多人問我台大創創學程究竟在學什麼,雖然從台大已畢業一年了,但參考當年學程畢業的心得,我還是從課程規劃、心態準備、人際三個角度來介紹吧!

課程規劃

創創學程全名為創意創業學程。開設目的是為了培育台大、師大、台科大三校聯盟中未來想創業的學生,給予創業知識、實戰體驗與業界導師手把手教導的機會。官網介紹如下:

激發創意、激勵創業行動、從而創造新的可行性!

整個學程畢業證明獲得條件很簡單,先完成一年共10學分的核心課程,再修完另外10學分的選修課,即可獲得完課證書。其中必修課必須在第一年全程參與,否則隔年才能申請;而選修課時間則視你想上的課而定,畢業前修完即可,如果想從大學部修到研究所也行。不過多數創創人並不以拿到證書為目標,真正修完的人寥寥無幾,因上過第一年核心課程的人就知道,創業是否成功與課程修多寡無關,「修課證明」是為好找工作而存在,但修創創的人或多或少都有創業夢,創業家不需要這證明吧?實力才是一切。而我也只修過為期一年的核心必修課,上課時間是每週一整個下午一路到晚上。並且在整個學年要組隊實際完成創業專案,學程會提供資金,並設計嚴苛淘汰機制,讓團隊間大量競爭,以下的心得就是關於一整年必修課與執行創業專案的心得。

設計思考

台大有獨立的課:設計思考/2學分
課程教我們如何用史丹佛大學研發的系統化方法,設計一個能命中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並隨之出來。簡單來說,就是整個創業過程的縮影:同理痛點 — 定義需求 — 發想解方 — 收斂想法— 設計原型 — 市場測試 — 重複修正。善用這個技巧,能在每次點子碰壁時更快重新找到方向。提案不符市場需求很常發生,再厲害的猜想都只是猜想,經過市場測試後才知是否行得通,這時就很考驗團隊轉換方向的速度(又稱「軸轉」)。我蠻後悔當初沒有超級專注的上這門課,學好它之後能省下許多摸索時間。

消費者痛點

台大有類似的課:質性研究與論文寫作/3學分(但創創沒學論文寫作)
有了以上架構後,學程請到消費者研究機構 — 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的副執行長李竺姮,教我們如何藉由專業的質性訪談,探討顧客面對的困擾背後真正的需求。我們發想的產品或解方經常和消費者真實需求沒有交集。為了避免等到投入成本大量製造後,才發現市場不需要而浪費資源,必須透過有技巧的訪談,並將紀錄整理分析後,釐清消費者真正的需求。例如我們團隊原本認為上班族有「蔬菜不足」的需求,因此推出清燙蔬食餐盒,卻慘敗收場,後來訪談才發現,對上班族來說中餐是期待已久的放鬆時刻,買又貴又沒有肉的午餐根本是虐待自己。相反的,一樣的產品到學生市場測試時卻相當成功。因為當學校附近幾乎都是油膩、蔬菜又少的中餐選擇時,一週一次的清爽便當反而是種救贖。

顧客素描與價值地圖

台大似乎沒有對應的課
這門課教我們從三個面向分析來自顧客訪談的資訊,找出關鍵點,依此來設計對應的解決方法。這在訪問完以後是個很重要的過程,因為我們要從一個冗長的文字紀錄,分析出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或甚至在分析後釐清其是否為目標族群。我們這屆甚至有幸聽到《價值主張年代:設計思考X顧客不可或缺的需求=成功商業模式的獲利核心》的作者Alex Osterwalder,也就是發明此研究方法的人親自來台的演講,非常難得。

想法驗證工作坊

台大似乎沒有對應的課
學會訪談、分析逐字稿後,我們學習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去有效檢驗想法是否真能成功,也就是小規模的市場測試。並學習避免幾個會帶來錯誤市場回饋的方法,例如不要問親朋好友的意見,因為他們不是消費者,給的建議多半參雜個人情感與猜測,例如「我覺得這個點子很不錯!一定會有人需要!」但實際上根本不知道你在幹嘛,這會誤導團隊方向。相反的,我們團隊在了解後,先測試少量清燙蔬食便當在不同市場的販售情形,並追蹤客人回饋,藉由訪談釐清問題並修正。

服務設計

台大有對應的課:服務設計/3學分
有些人的創業並非製造軟硬體,而是提供服務。這堂課的賴宏誌老師在台大開設服務設計課程,帶我們以批判的角度,不斷檢視服務模式、商業模式的優劣,並藉由討論來改善模式,確保創新服務的可行性。不過這最好在團隊已經有多次的測試後比較能感同身受,否則只是在紙上談兵,有點浪費時間。

問卷設計工作坊

台大似乎沒有對應的課
這門課邀請Survey Cake團隊教導該何時使用量化分析,以及如何設計無偏見、能有效代表需求廣泛程度的問卷,上完這門課後再去看過NTU交流版上的問卷,就會發現他們的方法得出的結果通常沒什麼意義,對於填寫者和設計者都很浪費時間,並且會誤導出錯誤的結論。

競爭者分析

台大商學院應該有類似的課
待商業模式建立好之後,這堂課教我們如何用水平與垂直的方式分析競爭者,以此來找出屬於自己,無法被取代的盈利模式。不過上到這門課以後,我深深感嘆創業專案進度一定要超前學程規定,否則很多課都無法理論與實務結合。例如有些團隊甚至連市場測試都沒做過,是否有這個需求也不知道,遑論分析競爭者在哪裡。

目標客群與價值主張

一切都確立後,我們將專案的構想精煉成一個精確直白的主張,成為團隊的發展方向與願景。這在日後團隊起爭執時會起蠻大的作用,因為團隊不再是根據成員的個人想法來做事,而是根據一直以來種種測試得出的結論為發展方針,此方針也明確定義目標客群的特質。例如:一開始我們團隊是想解決剩食的問題,之後經過軸轉,改成想賣蔬菜,但什麼樣的蔬菜?配什麼主食?賣給誰?什麼時候賣?在哪賣?怎麼賣?價格怎麼訂?這些種種問題都是在一次次的販賣後決定出來的,我們最後根據這些資料凝聚出團隊的價值主張,訂出健康、不油膩、服務大學生中餐需求的團隊方針,並依此不斷優化服務內容。

Illustrator 設計工作坊

台大有類似的課:數位媒體科技/3學分
團隊如果有一個設計專才固然不錯,但沒有的話也可以靠團隊成員自學,成為行銷的關鍵人物。關於設計的基本功,可以在這門課學起來。我們團隊的成員只花了一個學期學習就擔任起團隊的設計師,自成一格的設計風格還得到顧客熱烈的迴響。

領導與影響力

台大有類似的課:領導學導論/2學分
學成王牌老師李吉仁在第一個學期末帶領各個團隊思考過去幾個月的合作狀況,老實說原本以為這是一堂很鳥的課,後來發現其實經過一學期下來,一定會有團隊間的合作問題,這堂課給予的反思老實說蠻受用的。

社會企業

台大似乎沒有對應的課
第二學期一開始就來打破許多人的夢,關於創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像,有些人覺得「若能在賺錢之餘,同時對社會產生幫助之類,應該是很棒的創業想法,但實際營運上社會企業會面對許多比一班營利導向的企業更龐雜問題,失敗率更高。這堂課給了很多實務上的討論,並邀請長期研究社會企業的老師來分享,對社會企業有興趣的人很有幫助。

行銷工作坊

台大有類似的課:傳播企劃/2學分
創業一定會需要行銷,才能讓自己的產品被想看見的人看見,然而該怎麼做?方法可以在這堂課學到,學程請到專業的行銷專家,教了許多有用的方法。但相對的必須花很多時間來貫徹課堂所學,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創業財務

台大有類似的課:財務管理/3學分
這是創創下半學期的重頭戲,由台灣知名創投王韋中老師來教學,強烈要求自學能力。課堂要求半個學期就要成為能自己作出三大報表的會計人,真的非常難。我因為時間分配不好,沒有貫徹當初給自己的承諾:在課前自學完初級會計。因此在製作三大報表的時候超想撞牆,強烈建議可以先修過相關課程,否則時間完全不夠,學不到什麼東西。

瘋狂的Pitch(簡報)

台大有類似的課:簡報製作與表達/3學分
這本身不是課,但我們一學期有非常多次的團隊進度報告。身為創業家,有許多時候是要簡報給台下的投資者聽的,也就是「pitch」。將專案目前的進度,整合以上所學的東西,條理清晰、以具吸引力的方式去呈現重點,包含市場需求、測試結果、預測財務成果等等,說服投資者(由業師、主任、創業家、助教扮演)提供資金。沒有獲得評審青睞的結果很慘,學程會強制在第一學期結束時要求墊底的幾個團隊解散,因此各個團隊都是卯足了勁在準備。還記得有好幾次都是團隊成員熬夜趕工,製作報表、模型、簡報,不斷練習,只為了隔天能驚艷評審老師,不要被淘汰。

心態部分

創創與其他學程最不同的地方,也是我覺得使學程有極端正負評價的原因,是在於除了課程以外,必須花等同於或甚至大於上課時數的時間在專案上面。如果沒有花心思實踐所學,對於課程常常會有「不知道在幹麻,浪費時間」的感覺,因為實務上無法運用,自然會覺得僅是紙上談兵。很多人會在「單純修課」vs.「認真創業」兩個心態上不停轉換,這其實對團隊很致命,我自己也蠻常陷入這個困境。

但尷尬的是,如果同一個學期有其他事情要忙,常常得不斷轉移重心,有時甚至要暫緩創創的專案,以「補好」社團與系上活動、課業、實習的漏洞等,導致學程大量的資源與學習機會,因為時間分配問題而沒能善用。因此如果再有一次機會能體驗創創,我會希望能心無旁騖的專心衝刺創業專案。希望加入創創的是真心想創業的人。我們進來前的確經過一番廝殺,創創是錄取率低的出名的學程。但很少人被提醒要在進來前仔細地分析自己的時間規劃。很多人因此掙扎地過完了一學期,中途就放棄了。

人際部分

用心參與課程與專案的話,能交到跨學校、跨系所、甚至跨國籍的朋友,我們團隊就來自3個學校、9個不同系所的成員,想創業的人想法都非常與眾不同,互相學習總能學到很多東西。但不建議光以交朋友的心情來上課,或認為學程只是修課而已。抱持這個心態很快就會承受不住專案進度壓力。若因為自己的外務,時常需放掉自己在團隊中負責的角色,將會讓壓力跑到其他隊員身上,對團隊經營傷害很大。因此強烈建議想清楚再來吧!

結語

說實話,一學年有這樣豐富的資源與師資,緊湊扎實的課程安排,已經不能只用精彩來形容了。 學程非常努力找到各領域頂尖的老師來教學,以及適合的業師來指導,一學年必修10學分,但其實上過的人都知道,課程的負荷遠比想像的還重很多。如果加上課後把所學理論實踐在創業計畫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並充分利用老師與業師討論想法的話,每單元都能是台大一門「一學期課」的量,一週花20小時在學程上是基本要求。另外還有許多選修課程可以修,通常都是全校搶到爆的課,已錄取學程的人則享有優先上這些課的門票。非常推薦有興趣創業的學生加入創創學程,但最好做好心理準備,將其列為整學年最重要的事,全心投入專案才能學到最多。

--

--

No responses yet